近日,北京市读者汤女士向《生命时报》反响了这样一件事。
7月29日,她在大兴区荟聚西红门购物中央用“康加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做了一次“体检”,仅花了19.9元,检测报告显示“轻度亚康健”,个中生殖系统得分为87分,低于正常水平;8月19日,她根据检测报告提醒的“建议15日后再次检测”,在大兴区绿地缤纷城又测了一次,结果相似。
“我身体一贯很好,最初只是出于好奇才做的检测,反正测一次才不到20元钱,就当消遣了。”汤女士说:“我当时正在备孕,看到生殖系统有问题后十分焦虑。后来仔细一想,这种设备不抽血、不化验,也不依赖B超等检测手段,几分钟就出结果,彷佛不太靠谱。虽然我自己不太相信,但仍以为有必要通过你们求证一下,这种高科技快速检测可信吗?会不会误导人?”
不足为奇,山西卫视、《中国消费者报》《海口日报》《海南特区报》、金华***网等多家媒体,均对“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提出过质疑。宣布同等认为,多项智能筛查的结果与医院体检结果存在差异。
位于北京市北三环的天幕新彩云影国际影城,曾经就摆放过“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但后来机器被影城撤走了,缘故原由是放置机器的企业一贯拖欠园地租金。卖力园地租赁事宜的沈经理说,这家企业便是骗子,千万别上当了。
本报丨文闲
本文编辑丨徐文婷
2分钟就测出70余项指标
10月24日,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的新天下百货,7层电梯口附近就有一台 “康加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机身高约1.5米,操作界面包括摄像头、电子显示屏和手掌传感器。机身顶部和阁下均悬挂着广告牌,上面写着“人工智能帮您阔别亚康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康健委员会联合推广”等广告语,十分吸引眼球。
不雅观察了15分钟,先后有4位女士做了检测。随后,也体验了一次:扫描机身上的二维码,关注“康加康健”的微信"大众年夜众号;在机器上选择性别;双手覆盖手掌传感器上的电极片,面部正对摄像头以担保被完全摄入;等待约1分钟,检测完成,此时微信会收到“康加康健”的检测报告吸收提醒,付款后完善个人信息便可以看到详细报告,全体过程约2分钟。
检测报告的信息量非常大,一共分为几个板块:总分、生理年事、专属建议、专属康健食谱以及十大系统及身体实时状况评估结果。
一位好友的检测报告显示,康健总分为87分;生理年事为21岁(实际年事为26岁),整体状况好于40%同年事段的人;身体状况为“轻度亚康健”,有4项中度风险,6项轻度风险;专属康健建议为“重点办理维生素B6、肺活量VC、肝内脂肪含量指标的问题。”
此外,身体十大系统情形中又细分出许多指标,统共有70余项,分别提示“正常”“轻度风险”或“中度风险”。以检测报告中低于90分的消化系统为例,包括肝功能(82分)和胃肠功能(88分)。肝功能的细化指标有:胆红素(90分)正常;肝内脂肪含量(74分)为中度风险;蛋白质代谢功能(90分)正常。胃肠功能的细化指标有:胃蠕动功能(92分)正常;小肠接管功能(91分)正常;小肠蠕动功能(82分)为轻度风险;胃接管功能(85分)为轻度风险。
但好友近期在正规机构体检的结果显示并无消化系统疾病,因而对该项智能筛查半信半疑。为了进一步验证,好友约请了一位当时正由于感冒而引发了肺炎的女士做检测。令人意外的是,她的康健总分比好友还高。
她用两部手机登录了不同的账号,连续检测了两次:第一次康健总分为91分,低于90分的项目是消化系统和营养状态;第二次康健总分为90分,低于90分的项目则变成了生殖系统、骨骼系统和皮肤系统;而身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她,两次结果中呼吸系统得分分别为94分和96分,均处于“正常状态”。此外,该女士在历年的康健体检中均显示有中度乳腺增生问题,但两次智能筛查的结果均显示她乳腺增生风险为正常,第一次的分数乃至为100分。
创造检测结果与实际状况有出入后,又约请了5位市民进行检测。
个中,一位女士的检测报告显示,免疫系统6项指标均为正常,但她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多年。
另一位女士看到报告后质疑说:“我有3项维生素指标为中度风险,农药残留物得分也特殊低,这些项目难道不须要血液检测吗?只用手摸一下传感器是怎么测出来的?如果是按照西医的标准,没有指标的支撑;按中医的思路,也无望闻问切的赞助。”
还有一位男士在输入年事时,欠妥心将28岁输成了88岁,测出的结果也是“亚康健状态”,生理年事评估为77岁。对此,他疑惑地说:“智能筛查结果难不成是根据年事随机出的吗?”
深入探究,疑点重重
带着诸多疑问,拨通了报告中的热线电话“4006666787”。客服表示:“人体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革,以是数据会有差异。”当问及“康加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的科学依据时,客服先容道,该机器采集用户数据后, 与后台的临床诊断和中医诊断建议等大数据进行比拟剖析,得出报告。该机器运用了光谱检测技能、脉搏波技能和生物电检测技能,但详细情形客服也不理解。
查询其官网理解到,该机器生产商为北京康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加公司”),目前已在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机场、商超、影院、餐饮连锁等进行了投放。官网声称,“康加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可评估人体早期病变风险,为用户供应专属的个性化办理方案,从伙食、营养素、运动、生活办法,给予全面的康健干预。官网上还显示,该机器拥有20余项专利,但看到,专利信息和认证信息都是模糊的图片,乃至连标题都看不清楚,无从查询都是什么专利,技能方面的信息更是寥寥无几。
官网主页
为了更详细地节制该机器的干系信息,11月12日,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当代柏联大厦3层的康加公司,找到了康加公司副总裁杨海惠、品牌中央副总经理王宁。就机器投放情形、“三部委联合”推广的广告宣扬、机器事理、研发者信息等进行了提问。
两位卖力人先容了一些大略情形后表示,技能干系问题须要技能部同事解答,目前无法即刻回答,随后让列出问题。11月14日,收到康加公司的书面回答,但回答中的信息与调查求证到的内容并不符合。
问题一:三部委到底有没有联合实行?
康加公司回答称,自2016年以来,公司市场投放该机器近千台,以北京地区为主,每台9.8万元,产品已推广1年多,截至目前共有368万人参与了检测,公司现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8月8日,康加公司进入了三部委联合下发的《聪慧康健养老产品及做事推广目录(2018年版)》(以下简称“《名录》”)的做事类部分,有干系公示信息的红头文件。王宁说:“这是给予康加公司切实其实定”。
后来分别联结了三部委。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奇迹促进司和国家卫生康健委老年康健司的事情职员均表示,这项事情由工信部牵头,回答以工信部为准。工信部方面则称:“康加公司仅有‘康健筛查检测和做事’进入《名录》,并不清楚‘康加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也没有进行过专门推举。”
北京市元坤状师事务所状师闫旭见告《生命时报》,未得到干系部门推举却在广告中利用联合推广的宣扬语,属于虚假宣扬。
问题二:发明专利都是什么?
康加公司回答称,“康加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是康加公司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互助,由康加公司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徐可欣带领团队研发的。除了客服电话中提到的三项技能外,还利用了“中医数字诊疗技能”。“康加智能康健筛查机器人”得到了国家专利20余项,个中包括发明专利8项。
联结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该院教职职员表示并不知情,而徐可欣教授直接谢绝了《生命时报》的采访。
随后,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网站上,以申请人“北京康加科技有限公司”为条件检索后创造,康加公司名下共有21项专利,个中13项为外不雅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指对产品的形状、布局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能方案,专利法中对其的创造性和技能水平哀求较发明专利低)。
而在8项发明专利中,仅有“电子康健检测急救箱运用系统及其运用方法”一项的案件状态为“专利权坚持”,其他7项为“驳回等复审要求”“过时视撤失落效”“等待合议组成立”或“合议组审查”。可以说,多数发明专利是未通过状态。
针对“这四项技能如何做到全方位的人体康健状况筛查”向康加公司求证,对方却以“涉及公司机密”为由谢绝回答。又向康加公司发出邮件咨询专利问题,截至发稿日,仍未收到回答。
闫旭说,如果截至广告发布之时,该产品的专利仍处于未通过状态的话,在广告宣扬中强调其得到专利的行为便是明显的虚假宣扬。
问题三:仅靠面相和手掌能否判断康健状况?
康加公司回答称,该机器并非用于体检的医疗东西,而是用于亚康健筛查的电子设备,属于人工智能领域,通过采集用户的康健数据,并与标准模型库进行比拟,得出用户的康健状况,其定性评估准确率为80%旁边,但用户的自我干预与检测环境变革均会影响结果。
但是,康加公司在广告宣扬中将该机器与常规体检进行比较,称“办理检测痛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治未病中央副主任医师郭某表示,这一机器的准确度有待验证:
第一,无论基于什么样的技能采集人体信息,都须要考虑排他性成分,仅通过面部和手部采集信息,尤其缺少准确性,扮装、角度、光芒、温度等都会影响人体面部光谱的变革。
第二,中医里确实有“面诊”和“手诊”,属于望诊的一种,但只是“望闻问切”中的一小部分,还需结合病人的既往疾病史、当前身体状态、脉象等多方面成分综合诊断,具有很强的主不雅观性,须要依赖年夜夫的履历,且存在较大的不愿定性,下定诊断还需凭借当代医学考验。
闫旭表示,如果技能的实际可行性与其产品广告宣扬的效果有很大差距,就属于浮夸宣扬。
问题四:“机器人”基于什么标准给出的体检答案?
康加公司回答称,该机器以临床诊断数据、中医诊断建议以及国内外新技能检测为医学参考,在大数据的根本上,通过专有的“聚合算法”,使生物电检测技能、脉搏波技能、光谱检测技能和中医数字化技能有机合营,达到稳定、全面的检测效果。
长期从事生物医学与仪器科学研究的刘教授见告《生命时报》:“如此全面、全能的机器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目前无论是在精密仪器领域、医疗东西领域,还是人工智能领域,没有任何一台机器可以把内脏乃至身体的微量元素、农药残留等全部检测出来。
此外,光谱波技能在创造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有一些运用,但需在详细部位检测;生物电技能同样须要精准的数据采集点才能完成信息采集。市场上有依赖此类技能进行局部赞助诊断的机器,但还未成为医学诊断与治疗的主流东西。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体检中央主任陈宗涛表示,大数据是对海量数据的规律性剖析。这台机器若想对人体70余项指标进行剖析的话,须要知足以下条件:精准地采集信息;网络海量数据;模型科学性经由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的验证。
数据采集的样本及数据剖析的哀求都非常高。该机器或因此不同年事的“康健人群”为参考,因此须要对这类人群在不同状态、不同条件时所呈现的面部和手部信息进行搜集。康健如何定义?如何选择不同年事层的康健人群?每个年事层选择多少样本?个中涉及的问题非常繁杂,难度巨大。而“大数据及其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事关康健,不容误导
在当今的信息时期里,吸收一个信息很随意马虎,但辨别一个信息的真伪却非常难,尤其是涉及新兴家当和技能的时候,普通人缺少足够的辨识能力,很多商家便会有机可乘。对此,专家们总结出以下三点启迪。
康健筛查,不可儿戏
刘教授表示,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望闻问切”早已深入民气。这个机器的检测形式很明显会给人们带来一种“中医诊断”的错觉。纵然商家对阐明这不是体检仪器,但他们并未在宣扬和广告牌等明显位置向消费者昭示该信息,是一种“打擦边球”的行为。
更何况,智能筛查关乎人体康健,是很严明的问题,不应如此随意,更不该被当作娱乐休闲项目。
无论检测结果是好是坏,都可能对大家产生误导。结果不好可能会令消费者产生不必要的惶恐,结果好也随意马虎令消费者误以为身体康健,从而忽略生活中的疾病旗子暗记,延误早诊早治。
建议大家对付高新技能产品要存有辩证思维,不要被“新观点”“新形式”勾引。体检、看病等关乎身体康健,应到正规医院或康健管理机构进行。
亚康健不必过分担心
“亚康健不能和疾病风险稠浊。”陈宗涛表示,疾病风险是可以干预的。就好比开车时,视力、能见度、车况、路况、驾驶技能都是交通意外的风险成分,如果都加以关注和改进,发生意外的风险就会大大降落。
但亚康健是相对康健而言的,康健的观点和标准在不断变革着,以是亚康健观点不准确。
人体有自我修复机制,大家千万不要把亚康健看作一种“病”,可以去关注疾病风险,但无需过分担心亚康健。
大康健家当该当“严进严出”
陈宗涛强调,电子康健设备确实为康健管理供应了新的发展方向和便捷有效的做事,但要想成为医疗设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利用物理手段去探究人体不应被否定,但其对现有功效的宣扬须要实事求是。
大康健家当在干系政策的鼓励下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新的知识和技能层出不穷,然而大数据、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能,目前尚无完善的行业标准和共识,各家公司的技能水平也参差不齐。
监管方面,该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鼓励真正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产品和技能,促进大康健家当康健有序发展。干系部门应加强联动,把好关口,尤其是在行业发展初期,对设备或做事的安全性、可靠性、科学性都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和管理,涉及公民康健问题的市场就该当“严进严出”,这样才能让技能真正造福人类康健奇迹。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旗子暗记:LT0385)原创,未经授权回绝转载。
“
近期热门文章
”
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传小道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康健路上,我们乐意陪你一起负责走下去
公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理
微信ID:LT0385
互助垂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